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,春天悄悄的來臨了,今天花兒開了,明天小草綠了,過了幾天小樹也發芽了,孩子們在戶外一天天感受著春天大自然的變化。
為了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,進一步感受春天的季節特征,每天戶外活動時,我們都會留出幾分鐘的時間,帶幼兒在幼兒園的院子裏走一走、轉一轉、看一看、找一找春天在哪裏。“我找到春天了,我找到春天了,春天花開了,”樂樂一邊說一邊指著玉蘭樹上開著的白色玉蘭花;嘟嘟說:“我也找到了,大楊樹上掛了好多毛毛蟲”;“我也找到了,粉色的花真漂亮,”朵朵指著榆葉梅樹上開著的花兒大聲說;“小樹長葉子了”,兜兜也指著海棠樹上新長出的葉子說……
“我們從小花、小樹的變化中找到了春天,春天還在哪裏呢?春天還有什麽變化?” 我啟發他們。孩子們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“春天小草也長出來了” 開心說。“對,還有什麽?” 我繼續問。這時,一陣風吹過來,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,風吹起了孩子們的頭發、衣角,有的孩子已經叫著跳著跑了起來。“孩子們,怎麽了?”我問他們。“刮風了”文文說。“你們有什麽感覺?”我又問。“涼涼的,很舒服”特特笑著說。“你們又找到春天了嗎?”我又問。孩子們互相看了看,圖圖大聲說:“我知道,春天刮風了。”
下午,天空逐漸轉陰,烏雲慢慢爬了上來。剛到戶外活動時間就下起了小雨,我們站在陽臺上一起看雨,我帶著孩子們把手伸了出來。“小雨滴到我的手上了,涼涼的”蔥蔥說”;“我的手上也有,”牛牛也搶著說:“小雨滴是濕濕的、冰冰的”;朵朵大聲說:“好多小雨滴在我手上,呀!又有一滴”……孩子們興奮不已。回班後,我們還一起學習了詩歌“小雨滴”。當我問:“你們又找到春天了嗎?”少辰小聲說:“是春天的雨嗎?”多多搶著說:“我知道,是春雨。”
《指南》中指出: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,其學習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實際操作、親身體驗,去模仿、感知、探究,不斷積累經驗,逐步的建構自己的理解與認識。《綱要》中也指出: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靈活的實施教育,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、合作者、引導者,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不同的發展。因此,隻要教師心中有目標,就能抓住轉瞬即逝的寶貴的隨機教育時機,在遊戲和生活中促進幼兒的發展。
楊益2015.4